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它有哪些作用?

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电的使用无处不在,各种家用电器的使用充斥着我们的生活,在使用电器时,如果电流过大,是非常危险的,也会对电器本身造成损伤,那么,有没有什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呢?

继电器的作用

继电器的使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,本篇文章,小编就带大家来详细了解一下继电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!

继电器的转换触点是继电器的一个动触点和两个静触点。其中动触点与静触点1处于闭会状态,称为常闭触点,动触点与静触点2处于断开状态,称为常开触点。

继电器的工作原理

当线圈得电时,其动触点与静触点1立即断开并与静触点2闭合,切断静触点1控制线路,接触通静触点2的控制线路。

当线圈失电时,动触点复位,即动触点与静触点2复位断开并与静触点1复位闭合,切断静触点2的控制线路接通静触点1的控制线路。如下图所示:

继电器的工作原理

从上图可以看出当继电器K线圈连接在不闭锁的常开按钮与电池之间;常闭触点K-1连接在电池与灯泡EL1z之间,用于控制灯泡EL1的点亮与熄灭;常开触点k-2连接在电池与灯泡EL2之间,用于控制灯泡EL2的点亮与熄灭。在未接通线路时,灯泡EL2处于熄灭状态。

按下按钮SB时,线路接通,继电器K线圈得电,常闭触点K-1断开,切断灯泡EL1的供电电源,灯泡EL1熄灭;同时常开触点K-2闭合,接通灯泡EL2的供电电源,灯泡EL2点亮。

松开按钮SB时,线路断开,继电器K线圈失电,常闭触点K-1复位闭合,接通灯泡EL1的供电电源,灯泡EL1点亮;同时常开触点K-2复位断开,切断灯泡EL2的供电电源,灯泡EL2熄灭。

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,当输入回路中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值时,能使输出回路中的被控电量发生预定阶跃变化的自动电路控制器件。它具有能反应外界某种激励量(电或非电)的感应机构、对被控电路实现”通”、”断”控制的执行机构,以及能对激励量的大小完成比较、判断和转换功能的中间比较机构。继电器广泛应用于遥控、遥测、通讯、自动控制、机电一体化及和航天技术等领域,起控制、保护、调节和传递信息的作用。

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(如电流、电压、功率、阻抗、频率、温度、压力、速度、光等)的感应机构(输入部分);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”通”、”断”控制的执行机构(输出部分);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,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,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(驱动部分)。

继电器的作用

而作为控制元件,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:

(1)扩大控制范围:例如,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,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,同时换接、开断、接通多路电路。

(2)放大:例如,灵敏型继电器、中间继电器等,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,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。

(3)综合信号:例如,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,经过比较综合,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。

(4)自动、遥控、监测:例如,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,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,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。

这样看来,继电器的作用还是很大的,可以帮助我们更安全有效地使用电器。

版权声明:
作者:网友投稿
链接:http://qiangcao.com/zs/1661.html
来源:轩哥技术分享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